Translate

2016-02-28

嗨,天上的Michael Jackson,生日快樂


BY BEATS ON 2014-08-29

inShare
文/娛樂重擊編輯部

許多人一定都還記得Michael jackson的死,20096月的夏天,那是令人錯愕而扼腕的一日。
但總是記得他的離去,未免令人傷心。今天(8/29)是Michael Jackson的生日,我們也想記得他的「生」。不只是「活著」的「生」而已,而是幾件關於他如何影響這個世界的事。
1982
以〈Billie Jean〉成為第一個在MTV台播放MV的黑人歌手
或隱或顯,即使今年已是2014,種族歧視問題在美國社會從來沒有消失,更不用說1980年代(事實上直到1965年美國才全面保障了黑人公民的選舉權)。當時 MTV 台曾拒絕播放〈Billie Jean〉,不過MJ當時的唱片公司 CBS 總裁 Walter Yetnikoff   MTV 台表示,若不願播放這支音樂錄影帶,CBS將全面抵制 MTV,並且他要將 MTV 拒播黑人MV的潛規則公諸於世,MTV才讓步(不過,日後MTV台曾否認當年台內播帶有種族考量)。但無論如何,Michael Jackson成為第一個在MTV台播出MV的黑人歌手,而他席捲世界的音樂與魅力也的確敲碎了當年部分的種族藩籬。(而他也是在這支MV中,第一次展現了驚人的「月球漫步」舞步)

1983
以〈Thriller〉撐起一家電視台,啓發無數音樂錄影帶靈感
Thriller〉出自麥克1983年同名專輯,也是他最受歡迎、最廣為人知的音樂錄音帶,《Thriller》是史上賣最好的「實體唱片」,截至2006年已賣出1.04張。〈ThrillerMV長度高達13分鐘,在剛開台的MTV頻道播出時,還創下超過1000萬戶收視率,為日後MTV台在流行音樂的位置上奠下基礎。
更重要的是,它是第一個「有故事」的音樂錄影帶,大大影響未來的音樂錄影帶拍攝手法(在這之前,音樂錄影帶大多都是歌手走來走去換景純唱歌⋯⋯你看上面的Billie Jean就知道了),因此它被譽為全世界「最偉大的音樂錄影帶」之一,也將MV的創造性推進了一大步。

1991
一支MV將變型拍攝技術發揚光大:〈Black Or White
收錄在1991Dangerous》專輯的〈Black Or White〉,最具啟發性莫過始於5’27’’的「世界大同」意象片段,雖然1985Godley and Crème的《Cry就玩過這個梗,這支MV卻把這概念更發揚光大,除了趣味性,也代表Michael Jackson對自我的多變詮釋,效果極佳。在這支驚動武林轟動萬教的MV之後,這個技術開始被電視圈與廣告圈大量運用。(例如,這支植髮廣告……

2000
獲得金氏世界紀錄「史上慈善捐款最高金額的流行藝人」
Michael Jackson 過去30年來的公益行動不勝枚舉。早期最廣為人知的大概是1984年他拍百事可樂廣告不慎燒傷,最後獲得百事150萬美元和解賠償金,全數用來建立「Michael Jackson燒傷中心」。此後多年還有不斷的義演、捐助、慈善探訪活動,讓他成為金氏世界紀錄的慈善流行藝人第一名。(而他登上金氏世界紀錄的事蹟也是超多的。)
2009
他逝世的衝擊,差點把GoogleTwitter擊垮了⋯⋯

2009625日,Michael Jackson逝世消息一出,首當其衝的就是googleGoogleCNET表示,「在美西時間下午2:403:15之間,伺服器湧入大量與Michael Jackson有關的查詢,我們一開始以為是受到病毒攻擊。」而在這半小時內,許多用戶無法透過google查詢Michael Jackson相關資料(因為被誤認為是病毒活動,遭到Google的「We’re Sorry」訊息阻斷)。CNN網站首頁更在一小時內湧入2000萬點擊(!),是平日的五倍之多,當然,Twitter也爆了

2010
研究證實(不是英國研究)
Michael Jackson
的影響力不只在流行樂界
甚至包括了工程、化學與心理學
德州理工大學的兩名圖書館員根據超過100個論文資料庫的資料,整理出一份文件,並發表在泛亞非裔研究期刊(JPAS上,根據他們的研究,Michael Jackson 不止出現在流行樂或種族問題研究的論文裡,還包括媒體倫理(有研究者使用跟MJ相關的案例,批評媒體在報導罪案的方式)、消防工程學(MJ打過的911報案電話曾被寫入一篇消防領域論文)、醫病倫理學(MJ死後,英國醫學雜誌BMJ發表過一篇文章,討論強勢病患與弱勢醫療者之間的倫理問題)。此外還有一個化學教授在論文中提到,〈Billie Jean〉這首歌,有助於學生理解困難的化學概念⋯⋯

2014,人不在了還能出唱片:XSCAPE
多年前,流行爵士女歌手Natalie Cole曾運用後製技術,灌錄出與逝世父親Nat King Cole(也是知名歌手與音樂家)的對唱曲,不過整張個人唱片都是「音容宛在」之下完成的,大概只有Michael Jackson了。
2014Michael Jackson推出新專輯《XSCAPE》,你沒看錯,就是麥可逝世五年後的2014年,專輯由索尼音樂/Epic唱片與麥可傑克森遺產管理委員會發行,還找來賈斯汀跨時空與麥可對唱《Love Never Felt So Good》,這首歌最初是麥可替贏得葛萊美終身成就獎的強尼馬賽斯Johnny Mathis)量身打造,網路上還有麥可以前錄製的demo2014版更動感,MV結合許多麥可生前的經典MV片段,致敬緬懷意味濃厚,而且剪接得天衣無縫,彷彿是在同一時空製作。

2016-02-26

全世界都愛他 - Michael Jackson


作者:山田大木


2009年7月就在麥可離開後不久
在德國有一場古典音樂會
很特別的是
看似跟麥可沒有直接關係的古典音樂會上
一向孤芳自賞,不與流行樂同樂的古典樂界
對麥可作了致敬!

看著台下一張張動容的臉龐
不論白人,黑人,大人,小孩,男人,女人
此刻全成了麥可的子民
而且還不是在麥可自己的國家,而是在歐洲
比起一些華而不實的場面
或是一窩蜂似的趕流行
這樣的Trubite反而顯的真摯樸素而動人.



中場時指揮先生說的一段話:

"Yes, ladies and gentlemen, we were all deeply shocked and very sad
when we heard about the death of Michael Jackson. It's unbelieveable
that such a fantastic artist suddenly isn't with us any more.
Tonight we will honour him by playing his most beautiful song. Michael
was very much aware of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earth. And although he is no longer with us, has he in a way with this song charged us to care for the 
earth, the environment the trees,the seas and the animals."

是的
全世界都為了天才的隕落而驚嚇,悲傷不已
不分年齡,不分種族,沒有國界,沒有語言之分
Michael早已打破人類的種種規範,界限,局限
特別是在他離開後這種現象更明確
聽到這首Ben的前奏每顆心都碎了

就算我在現場聽不懂德文聽不懂英文
聽到Michael的音樂一響起
看著小麥可的照片
一樣會不由自主的流下眼淚
這是人類共通的情感經驗,歲月痕跡
非常彌足珍貴

除了MJ音樂藝術本身之外
我想還有一樣很重要的東西就是"愛"
自從麥可離世到現在
我的感覺就是一場體會"LOVE"的歷程
雖然很痛苦,很抗拒,很疑惑很想逃避..........
但每每我們都被麥可留下的"愛"安撫了

我們藉由看很多靈性的書或電影或分享
透過瑜珈,透過舞蹈課.......
想要得知一點點麥可的狀況都好
或許在不同的時間,用不同的方式,以不同的經驗
但我們都感受到了Michael的愛
就在我們的身邊
只要我們安靜自己的心,打開內心,用心去體會

記得在看"蘇西的世界"電影時
有好幾幕都讓我清楚的感受到
離開的人完全可以知道我們的思念
而他們也完全可以接收到我們的祝福及愛意
他們只是比我們先到了一個更好的地方!

再大的傷痛,透過分享的釋放
透過彼此接受的力量
痛苦會被稀釋
漸漸的會被愛取代
會被正面的能量轉化成另一種力量
身體會離開
但"愛"卻永恆不朽

~~給跨國界,跨領域的天才Michael Jackson~~
We Love You and Miss You Forever

2016-02-24

你的流浪 我的凝望


作者:肖向東  2014.06.08  源自:深圳特區報

菲爾•柯林斯[Phil Collins]


總是有人無家可歸,也總是有偉大的音樂人會關注到這個弱勢群體並寫出不朽的經典名曲。菲爾•柯林斯1989年的單曲《天堂裡的另一天》一經推出就迅速在英美的各大流行音樂排行榜上奪冠。這首歌像一首敘事詩,寫一個人在面對一個向他求助的流浪者時,不顧她的各種苦痛,選擇了視而不見,獨自走開。歌者唱道:你能從臉上的皺紋認出她,你能看出她在那裡,或許她曾被迫四處漂流,因為她找不到安身之所。哦,再重新考慮一下,某一天你我剛好在天堂中相遇。歌曲中的“天堂”是對這個貌似美好的社會的有力反諷,其鏗鏘有力的節奏既像帶著憤怒的質問,又像滿懷深情的懇求,一聲聲擊打著每一個聽者的內心,讓人有一種馬上要去做點什麼的沖動。

邁克爾•傑克遜的《鏡中人》發行於1988年,堪稱這位流行音樂之王最經典的作品之一。與柯林斯的作品不同的是,它沒有將過多的筆墨放在描述無家可歸者的苦難上,而是將視線收回並聚焦於自己的內心上,用傑克遜自己的話說就是:這首歌說的是要改變世界,首先要改變自己。有一段歌詞寫道:我要從鏡中之人開始做起,我要他改變他的想法,沒有比這更清楚的資訊了,如果你想要改變這個世界,那麼先審視自己,然後做出改變。這首歌的巧妙之處是將鏡中的自己當做內心的另一個自己,從而把內心的反思活動形象地外化了。傑克遜的演唱緊鑼密鼓一般急切,那種改變觀念、重新出發的心情顯得興奮而沖動。


邁克爾•傑克遜[Michael Jackson]

如果說柯林斯和傑克遜的兩首歌從不同的角度唱出了對社會不公和他人苦難的關切,那麼,鮑勃•迪倫1964年的《像一顆滾石》則大大豐富了這一主題的內涵,從而被《滾石》雜志評為最偉大的流行歌曲。這首歌開頭是:“有那麼個時候,你曾經衣著光鮮,你扔了個鋼公式兒給那些要飯的玩兒,帶著優越感,有那麼回事兒吧?”到最後,這位小姐發現自己也跟這些流浪漢一樣,“沒了家的方向,也無人問津”。雖然這首歌問世之初曾經讓迪倫的歌迷不大適應,但隨著時間流逝其在迪倫作品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著名樂評家馬庫斯還專門為這首歌寫了一本傳記。他認為,這首歌是對過去的總告別,所有曾經可以依賴的基礎消失了,所有肯定的前路都不見了。但與此同時,我們也自由了。這首歌不僅寫出上世紀60年代年輕人的彷徨無依,而且也寫出了我們每個人內心深處存在著的或多或少的無家可歸感。這讓我想起布爾加科夫的巨著《大師與瑪格麗特》中的一位人物——詩人伊萬,他經常以“無家漢”的筆名發表作品。後來,他目睹了匪夷所思的魔幻般的現實,但當他向別人描述這一切時卻無人相信,直到最後被關進精神病院,真的成了無家可歸的人。這個隱喻般的情節正好說明瞭人之間的隔膜以及由此造成的不可逆轉的孤獨,與迪倫歌中的意境正有相近之處。

鮑勃•迪倫[Bob Dylan]

從《天堂裡的另一天》中的社會批判,到《鏡中人》的關注內心,再到《像一顆滾石》中對人性的深度挖掘,從為街市上的流浪漢鳴不平,到呼籲改變自己以改變世界,再到為每個人靈魂的孤獨發出深深的嘆息,不難看出每個作品的不同境界。但總體上看,這三首歌都是流行音樂中充滿了深刻的人文關懷的偉大作品。

2016-02-22

邁克爾•傑克遜留給世人的謎題



 源自:李皖的博客

2010年7月,邁克爾•傑克遜去世1周年之際,我曾撰寫《真相開始了》一文,文章的開頭說——“2009年6月25日,從邁克爾•傑克遜離世的那一刻起,真相開始了。此後的日子,我們將處於真相逐漸顯現的過程中。”

當時我預想,經過也許三十年時間,傑克遜留給世人的那些謎題,將擺脫眾口紛紜各執一詞的各種傳言,逐漸地顯現謎底。

為什麼要三十年?因為,真相顯現的關鍵,在於藏在關鍵人那裡的大量第一手材料、檔案、證物、親歷的公開。人活世上不容易,“只要人還活在這個世上,一些秘密就不得公開”;“隨著當事人一個個地故去,隨著世事一件件地時過境遷,真相有了講述的可能。一些國家機密檔案的解秘時間,是五十年;一個人絕對機密的解秘時間,是這個人的一生,加上與之有社會關系的人的生命時長,三十年,差不多夠了。”

當時,邁克爾•傑克遜去世1周年之際,我回顧了他的一些秘密的曝光情況:
——他的“黑變白”,是皮膚病。他患了白斑癥,據說這是傑克遜家族的遺傳病。報道說,死後公佈的屍檢報告指出,傑克遜確實患有嚴重的白斑病,並沒有進行所謂的皮膚漂白。連帶的事實是,傑克遜一出門就打傘,戴墨鏡、口罩的超酷行為,表面看是超級巨星耍派,真相卻是——傑克遜這種白化膚皮,已經失去了大部分的黑色素,只要曬上15分鐘,健康就會受到嚴重傷害。

——他的“孌童”,是子虛烏有。在其死後,美國聯邦調查局公佈了該組織對孌童案長達十餘年的資料報告計330餘頁,沒有任何可以證明傑克遜孌童的證據。 2009年6月29日,傑克遜去世第四天,當年孌童案的控方主角喬迪•錢德勒出來聲明,當年這場起訴,是其父為了訛錢進行的誣告。11月5日,喬迪的父親飲彈自殺。

——他的死亡,是一場意外。當日淩晨,傑克遜因為失眠睡不著,服用了安定片,但沒有效果;2點鐘,醫生為他注射了氯羥安定;3點鐘,傑克遜仍沒有入睡,於是又注射了咪唑安定。煎熬到上午10時40分,傑克遜一再要求,醫生只好給他注射了25毫克的異丙酚(鎮靜劑)。這要了他的命。

但是“過失殺人”云云,也並不成立。傑克遜的私人醫生康拉德•莫里,被以“過失殺人罪”起訴,最後卻因“指控證據不足”撤訴,莫里現已重新上崗。
但是,以上這“真相”種種,也並不是最終的謎底。我在文中說:“謎底依然在顯現的過程中。時間,我們需要時間。如果哪天有更有力的證據把以上所有這些顛覆,我一點不會感到意外。”

當代世界,互聯網、社交網站、傳播媒介向即時通信工具的轉移,使資訊的權威性大大降低,即使是新聞報道,我也無法一一確認以上資訊的來源及其權威性,這是我留下那個話頭的根本原因。


現在,時間又過去了三年,關於這些謎題的解開,又有什麼新的進展?
這兩天,我剛好看完了尼爾森•喬治《顫栗:邁克爾•傑克遜的音樂生涯》(Thriller: Michael Jackson’s Musical Life,by Nelson George,唐建清譯,河南大學出版社2012年12月第1版),裡面有一些敘述,對我們瞭解邁克爾•傑克遜其人,那個真實的人的真實的人生,提供了某些參照。

尼爾森•喬治比邁克爾•傑克遜大1歲,兩人屬於同一個星座,都是黑人,都出身於貧民窟的工人家庭。從僅僅是個孩子開始,喬治見證了“邁克爾•傑克遜現象”的一些時刻,一直關注到傑克遜成為“有史以來的超級巨星”、“流行樂之王”,但他與傑克遜並無切身接觸。如果不算在演唱會上一次次的“見面”,雙方沒有見過面,僅有過一次不成樣的電話交談。

1984年1月,傑克遜在美國自然史博物館接受“吉尼斯世界紀錄”榮譽證書的那個晚上,戴爾出司出版了喬治的第一本書《邁克爾•傑克遜故事》(The Michael Jackson Story)。“這是一本小開本的敘述這位歌手生平的書。這本書賣出100萬冊,在《紐約時報》平裝本暢銷書單上排名第三。那時我26歲,因為這本書,平生第一次有了所謂的‘可支配性收入’。……擁有了自己的套間,而不必與別人分享。”

經過30年的報道、寫作生活,現在,尼爾森•喬治是美國一名資深記者、著名樂評人,以黑人作家關注黑人文化娛樂場景為寫作特色。關於邁克爾•傑克遜,他的所記所述,應該是有權威性的,可信度較大。

《顫栗:邁克爾•傑克遜的音樂生涯》英文原著出版於2010年6月8日,授權中文版的時間,是2012年。在第1部分第1個章節,作者寫道:“我希望這本書有一天會對祖立(邁克爾•傑克遜的一個小歌迷——李注)有益,等他長大成人,期待讀到這樣一本書,對他喜愛的藝術家既不吹毛求疵也不誇大其詞。” 關於傑克遜的由黑變白,是糾結著尼爾森•喬治的一個問題,像糾結著世界上各種關注傑克遜的人一樣,甚至更糾結,因為喬治自己的黑人膚色。“……國外觀眾狂熱地支援他,……他們接受邁克爾的白人面孔,而美國人則並非如此。許多美國黑人將他的膚色改變視為一種背叛和自憎。”

黑變白到底是手術,還是病癥?對此,喬治這樣寫道:
……邁克爾可以聲稱,這些變化來自他要彌補一種奇特的皮膚病白癜風。但他的臉的整形,包括隆鼻,就不是皮膚病所引起的了。

在邁克爾死後一次令人吃驚的坦率的采訪中,昆西(Quincy Jones,昆西•瓊斯,邁克爾的唱片製作人——李注)和《揭秘》雜志的傑夫•戈迪尼爾談及這位歌手的變化。“哦,我們一直在談論這件事,”昆西說:“但他會回答,‘老兄,我向你保證,我得了這種病’等,以及‘我肺部得了水皰’,總是這一套說辭。這很難,因為邁克爾是一個處女座的男人——他自說自話。你不能和他談別的,化學換膚和所有那類東西。”昆西甚至以一種很悲傷的方式表示,邁克爾談論過他的黑皮膚。

在這本書的另一處,尼爾森•喬治說,傑克遜的容貌變化,“既可能是白癜風的緣故,使他的皮膚慢慢白化,也可能是美容手術的結果”。另外,他下面的這些觀察也是富於啟示性的,起碼對我,之前,我很少認真留意到或給予這些材料以充分的注意:

——傑克遜最初的成功,源於他以一個孩子身份模仿成人歌手,“看這個小孩唱起來像一個性感男子,這是很怪異和奇妙的。邁克爾唱《冷汗》和《我有這樣的感覺》時的真情實感,使你不覺得這是虛情假意。”(傑克遜的早期唱片製作人鮑比•泰勒語)

——1977年到1978年,也就是傑克遜在19至20歲這一段時間,他在紐約拍攝《綠野仙蹤》,和拍攝這部片子的數以百計的女演員待在一起,並光顧紐約的夜總會,“任何青春期的性體驗都可能發生”。“當我說到性體驗,並不是指他有性交行為。和邁克爾有交往的一位朋友後來總是把他設想成一個成人性遊戲的偷窺者——他觀看人的性交,享受性交情景,也許咯咯地笑,但並不參與其中,保持著他處女座永恆的純潔感。”

——“這種對世界所持的道德化的、保守的觀念嵌入了這首了不起的流行樂中(指《顫栗》專輯首曲《製造事端》——李注),既表現了對現代世界的恐懼,同時也說明在《顫栗》發行的那個年代,新保守主義運動日趨得勢。反諷在於:以音樂言說的邁克爾根本上是激進的,總是力求在聲音和方法上與先前有所不同。在他的傳統道德、對外部世界的恐懼與他藝術上的大膽創新之間形成了一種張力,正是這一張力使這三首歌曲(《製造事端》、《比莉•金》和《避開》——李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在《顫栗》銷售的鼎盛時期,索尼唱片公司前總裁沃爾特•耶尼科夫回顧說:“邁克爾想征服世界的雄心是顯而易見的……邁克爾的精神近乎失控。他日思夜想不外乎排名第一。他走火入魔了。為了得知最新的銷量,他不斷地給我打電話……在一個很長的時期內,它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然而,當它偶爾有一兩周跌落到第二的位置,邁克爾極為恐慌。他有些歇斯底里,責備我促銷不力。”

——傑克遜成年後,在公眾心目中,又成了這麼一個形象:“他的外表、他對卡通的癡迷、他的言談舉止顯得他只有14歲,而不是25歲。另一方面,他有一種強烈的、非常成人化的態度,這表現在他的敬業、職業謀劃和對歌曲創作的理解。”這令人印象深刻,好像覺得這是兩個人。

——1984年1月27日,在洛杉磯神殿禮堂為百事可樂舉行的商業活動中,傑克遜的頭發不慎著火,“他的傑裡卷發冒出火焰”。這是一起偶然事故,但是非常重大,它成了傑克遜生活中的一個拐點。“正是從這個時候,邁克爾開始服用鎮痛劑,長期服用會導致對處方藥的依賴,並失去生活能力,最終置他於死地。”也是從此時起,他的膚色及臉部輪廓的變化加劇了。

——在他一生的最後20多年裡,傑克遜視自己為一個父親,“不僅是他自己的三個孩子的父親,還是天下所有孩子的父親。他將自己理想化為無辜者的一個慈祥和永遠的保護人,與這種自我想像纏繞在一起的是一種自以為正直的憤怒,這種義憤影響到了他創作的許多歌曲,從1987年到2009年。”

——“在他的世界裡,他就是一個君主,這在他作為‘流行音樂之王’的稱號中表現得很明顯,他總是身穿軍裝式夾克,他的視訊的那種準法西斯式圖像(如1992年,他在布加勒斯特華麗的音樂會DVD拍攝中,使用羅馬尼亞軍隊作為臨時演員)。然而,在《真棒》專輯之後,邁克爾知道,他得和年輕的明星競爭唱片銷售,尤其在美國,音樂的記憶很短暫。”

——紀錄傑克遜為最後50場音樂會排練的電影《就這樣》(This Is It)上映後,有尖銳的影評意見認為,這部紀錄片是謊言的大雜燴,是隱瞞真相的人為了從中獲利。
“50歲的邁克爾是個身材頎長、儀表堂堂的男人,大手掌、長臂膀。他體重明顯不足,即使這部影片沒有讓他顯露病容,但他看上去十分孱弱。影片中沒有傑克遜的特定鏡頭。我們從來不能就近細看。絕大多數時間鏡頭都拉開適中的距離,似乎只可讓人保持崇敬的遠視,而無法專注凝視(他)。這種距離足以讓我們仰視他星光璀璨的一面,卻也劃出一道讓我們無法真正與他親近的鴻溝。他的臉——皮膚、鼻子、眼睛——幾乎就在眾目睽睽下被藏了起來。”
尼爾森•喬治還談到,傑克遜的母親凱瑟琳,小時候患過小兒麻痹癥,走路有點瘸。她是“耶和華見證者”的教徒,常常帶孩子們去當地的“天國禮拜堂”做禮拜。“在她的孩子中,邁克爾受這一教派影響最深”,其他的男孩子似乎是敷衍了事。“見證者教派強調,人類正處於現有世界秩序的末日,善惡大決戰之後,基督再次降臨,統治塵世樂園,樂園的居住者是永生的見證者和十四萬四千名復活的教友。在見證者的教義中,天國福報的觀念並不比做塵世的義人的思想更重要。多年以來,這樣的宗教思想在邁克爾的歌曲和錄影帶中有所體現”。
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順便回顧了傑克遜的專輯《墻外》(Off the Wall)和《戰栗》,也把《邁克爾•傑克遜終極MV全集》(Michael Jackson: The Ultimate Collection)又看了一遍。這次看有一個印象,傑克遜太喜歡自我造神,太喜歡充當救主,與此同時,他太喜歡把他的歌迷描述成被奇跡、被“偉大的王”震暈的角色了。

我想,只要有一點平常心,就不難看到以下事實:在MV中,傑克遜的自我造神已經出界了。誠然,流行明星的自我造神向來是個常見現象。但傑克遜的自我造神,誇大到了超出了常人理性的、不健康的程度。這些影像,放在任何別的人身上來看,都是難以理解、令人不安的:一個人怎麼能這樣看待自己,怎麼能把自己抬高到這樣的神境呢,就因為他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歌手?這樣的造神影像,又像是一面面反光鏡,將來源於“傑克遜熱”的強光反射擴張出去,變得更加炫目、熾熱、失去理性。

正像人們已經知道的,傑克遜在世時,這些視訊產生了全球性的影響,使眾多歌迷為之神魂顛倒。我想,對發生在歌迷身上的狂熱,對這宗群體性的、對他近乎失去了自我的偶像崇拜,傑克遜的自我造神術是起了很大作用的,甚至就是這些東西,也最終害了他,使他終於難承其負,五十而折。自1950年代以來,娛樂史上的巨星殞落,有很多起,從骨子裡看,其實,都使用了大致相同的同一個劇本。

2016-02-20

邁克爾•傑克遜影響我們了麼?


源自:www.wangxiaofeng.net    作者:帶三個表 
2009.07.06

邁克爾•傑克遜去世那天,有很多媒體打電話給我,而且都在問一個相同的問題:“他對中國流行音樂產生過什麼影響?”好像這位巨星去世,不跟中國扯上點關系,我們就沒法報道。如果扯上關系了,好像我們也能跟著沾點光。提出這樣問題的記者我認為有兩種,一種是沒有認真聽過傑克遜的歌的年輕人,一種是沒有在80年代聽過歐美音樂。因為問題都是圍繞傑克遜怎麼影響中國流行音樂展開的,如果我說他沒有影響過中國流行音樂,那麼所有采訪就不成立了,於是我拒絕回答所有這樣的問題。在隨後的媒體報道中,所有人談到傑克遜對中國流行音樂的影響都是含糊其詞,沒有具體事例,其實就是想當然地認為他老人家一定會對中國流行音樂有過巨大影響,光環那麼耀眼,怎麼也得照耀中國吧。崔健說:“這世界上沒有人能比得上邁克爾•傑克遜。”這是一句廢話,但是跟中國有什麼關系呢?至少跟崔健沒什麼關系,崔健最初搖滾的啟蒙來自“滾石”“員警”和Talking Heads或“沖撞”這樣的朋克搖滾,以及六七十年代美國的鄉村音樂和民歌,因為在當時他能聽到的只有這些。即便崔健在當時聽到傑克遜的歌,也只能是一種欣賞方式敬而遠之。因為傑克遜真的沒有辦法去模仿或受其影響,連美國人都沒法做到,更別說中國了。

其實大多數人突然出來紀念邁克爾•傑克遜,這裡面有一份尊重,一份懷念,但是從他們的言談話語中間能看到的他們不過是把他當成一個符號。對於逮誰抄誰的中國流行音樂,為什麼不去學學邁克爾•傑克遜呢?因為他沒法學。

 

我們先看看中國大陸流行音樂都是怎麼受到影響的。70年代末期,大陸開始有流行音樂,這時候受到的啟蒙無一例外是臺灣流行音樂。鄧麗君至少影響了當時第一、第二代大陸女歌手。劉文正至少影響了第一代大陸男歌手。到後來,大陸的流行歌手基本上都以港臺為參照,直到進入90年代,隨著大陸開始出現唱片公司,開始包裝歌手,開始研究人家的成功模式,才開始開闊眼界。而就在這時候,盜版和打口磁帶唱片進入到大陸,才讓我們有機會全面瞭解西方流行音樂。在打口唱片中,邁克爾•傑克遜的唱片很少,幾乎構不成影響,如果說他對中國人有什麼影響,那也僅僅停留在歌迷層面。

大陸的搖滾樂就跟邁克爾•傑克遜更扯不上關系了。崔健那個時代,能讓中國人聽到的搖滾樂並不多,音樂多是來自外國留學生,當時能進口外國音像製品的中國圖書進出口總公司幾乎沒有進口搖滾樂。中國人接受搖滾樂的管道幾乎沒有,只有音樂圈裡的人能從外國人或海外親屬那裡接受到一點可憐的搖滾樂資訊。所以說,崔健那一代對搖滾樂的理解多是摸索出來的,《新長征路上的搖滾》受到什麼音樂影響,你很難說出來。後來的中國搖滾受到什麼影響你聽一首歌就知道了。比如“唐朝”受到了“克裡姆森國王”“是”或者“沖擊”的影響,“黑豹”更多是受到“戴夫•萊帕德”“邦•喬維”這樣的流行金屬的影響,再到後來,中國搖滾幾乎是一對一函授了,跟邁克爾•傑克遜有什麼關系?真正影響中國搖滾是“槍炮與玫瑰”“涅槃”這樣的音樂類型,因為模仿起來簡單易行。你模仿一個邁克爾• 傑克遜試試?

因為邁克爾•傑克遜的音樂太與眾不同了,他融合了流行音樂和搖滾樂中最精華的成分,並且創造了屬於自己的風格,這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得到的。所以說,他是流行之王,別人不是。
再退一步講,邁克爾•傑克遜也沒有直接對中國歌迷產生過巨大影響。如果我們回顧一下歷史,會發現,1978年,中美建立外交關系,但是中美文化開始真正交流要滯後很多年,但是傑克遜在1979年開始成名,這時候我們對他一無所知。這一點不像今天我們可以看到“涅槃”或者“後街男孩”或者埃米內姆走紅全過程,並且很快受到他的影響。1982年,邁克爾•傑克遜發行了《顫栗》,那時候我們在反精神污染,鄧麗君都被列為精神污染,我們可能接觸到邁克爾•傑克遜嗎?

實際上,在1985、1986年左右,中國圖書進出口總公司才進口邁克爾•傑克遜的兩張最成功的專輯《墻外》《顫栗》,這種進口產品數量並不多,價格在當時不是任何人都能消費得起的。那時候有多少人願意花上14元或者22元買一盤磁帶呢?更主要的是,當時有聽歐美音樂習慣的人極少,他對中國聽眾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

很多人認為,當初《天下一家》這首公益歌曲對我們影響很大,的確,這首歌直接催生出《讓世界充滿愛》。事實上,這次美國歌星的公益活動中國媒體並沒有報道,音樂界只是通過民間流傳的錄像帶知道了有這麼回事,直到1987年冬天,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才首次播放《天下一家》。而只有這件事,邁克爾•傑克遜才與中國流行音樂有一點關系。後來百名歌星的演唱會形式持續了三年,到後來演出的成本增加,再加上這種形式已經不再吸引觀眾,沒有更好的話題去支撐這麼龐大的演出,“團體操式”的演出才退出舞臺。

邁克爾•傑克遜對中國聽眾產生影響是在他的第三張專輯《真棒》,由上海中唱引進後,時間大約是1988年左右,在這個時期,民間開始流行他的一些音樂錄影帶,很多人就是在這時候看到了他的太空步。那些錄像帶都是從香港流過來的,MTV電視臺在香港落地,香港人可以天天看到MTV的節目,然後把一些精彩的錄影帶錄下來,慢慢傳到內地,所以,內地知道這些滯後了好幾年。

很多人認為邁克爾•傑克遜的太空步對中國青少年的影響比較大,他的確產生過影響,但是他的影響也僅僅來自《比利•簡》這首歌的MV,在當時能看到的其他影像中,幾乎看不到他的太空步。不過,這倒是我們認識傑克遜的一個標志。這些傑克遜吸收自美國黑人街頭文化的舞蹈動作確實很有標志性,但僅僅那幾個動作幾乎不會讓我們的年輕人開始霹靂舞的風潮。真正讓中國人見識霹靂舞的是一部美國電影《霹靂舞》,這部電影1987年中國內地公映,它幾乎就是一部跳霹靂舞的教科書,這部電影還在上映的時候,街頭就已經出現了霹靂舞。那時候歌星走穴,都會有霹靂舞節目,並且深受歡迎。

換句話說,是霹靂舞和邁克爾•傑克遜的共同作用,才讓中國在80年代末期出現了一陣霹靂舞熱潮,那麼,一部電影在全國上映跟民間流行一些音樂錄影帶哪個對我們影響比較大呢?答案顯而易見。今天很多人認為邁克爾•傑克遜的太空步動作影響了中國霹靂舞的流行,這種說法並不準確。

1988年,田壯壯導演了一部不太成功的電影《搖滾青年》,就是模仿《霹靂舞》,如果先前沒有更多人去學這個舞蹈,他不會去拍這個電影。也就是說,在1987年間,霹靂舞在中國內地非常流行,很顯然是受那部電影的影響。邁克爾•傑克遜的影像對中國觀眾的影響還要更晚,要到1992年內地出現盜版之後,但這時候,人們已經不跳霹靂舞了。

1988年以後,邁克爾•傑克遜才對中國歌迷產生更廣泛影響,但此時,他已經越過了他最巔峰時期,但他的餘溫足以讓中國歌迷狂熱了。當代西方文化對開放之初的中國影響都是餘溫,“披頭士”是最典型的,這是因為中國從全封閉走向全面開放就有時間差,更多時候我們對這些經典人物的認知不是來自他們本身的成長,而是通過間接的方式。“披頭士”也好,邁克爾•傑克遜也好,對我們的影響就像我們去看演唱會只看到了一個返場而已。

在這一點上,傑克遜跟後來的“邦•喬維”“槍炮與玫瑰”“涅槃”甚至“綠洲”這樣的樂隊就不一樣,我們有幸看到這些搖滾樂隊從出道到成名的全部過程,時間上的錯位也短了很多,對中國歌迷和中國音樂的影響是完整的。邁克爾•傑克遜的影響更多是因為他的知名度和符號化,是我們躲不過去的一件事。無可否認,他確實有很多中國歌迷,這和任何一個知名度較高的明星有大量歌迷是一樣的,但他並沒有因為知名度最高而對中國當代流行文化產生過任何影響,這就像鮑勃•迪倫或者布魯斯•斯普林斯廷,他們的名氣也相當不小,但是他們很美國,對中國文化有過什麼影響呢?沒有,但是我們幾乎都認為他們是很標志的人物。

1989年,國內第一次出版邁克爾•傑克遜的傳記《太空步》,讓中國人才對這個傳奇人物有一個全面瞭解,但是媒體對他的介紹仍然少得可憐。甚至到了 1990年他發行《危險》專輯時,我們在1992年左右,還是利用當初傳播錄像帶的方式去感受其中《黑人或白人》中的神奇換頭術。在當時,邁克爾•傑克遜只是在小眾人群中有一些影響而已,所謂的鐵桿歌迷。即便在那個時候,真正喜歡歐美音樂的人加在一起也是少得可憐,在今天,它也不是一個大眾群體。

邁克爾•傑克遜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只是在當時文化資訊匱乏的年代讓我開了眼界,知道還有這麼一個神奇的人物,由於當時無法把他放在一個整個歐美流行文化的背景下去感受,他的成就和地位都讓我們無法直觀去作出判斷,他在最巔峰的時代,我們的媒體錯過了他,沒有媒體的傳播,影響力會小很多。這也就是今天我們在回顧他的時候都顯得有點虛頭八腦、語焉不詳。西方流行音樂全面進入中國內地,要在1994年以後,隨著盜版和打口市場的日趨豐富,隨著媒體慢慢開放尺度,歐美音樂才成為當今中國流行文化的一部分。而此時邁克爾•傑克遜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讓中國歌迷可以任意欣賞西方音樂,這時的邁克爾•傑克遜又是什麼狀況呢?對於互聯網一代的中國年輕人來說,他是熟悉的陌生人。
換句話講,邁克爾•傑克遜對中國的當代流行文化真沒產生過什麼影響,這跟他有多大名氣無關,如果我們因為他的離去對它懷念而產生一種惺惺相惜的感覺,這很正常,但是說他對我們的音樂或文化有什麼影響,那是一種幻覺。

2016-02-18

邁克爾•杰克遜,他愛這個世界

 源自:精品購物指南     作者:周媚霞

2013.09.14

1987年,正值80年代初港臺傳來的“靡靡之音”釋放了內地人們的溫柔情感,也帶動了內地青年粗獷和反叛的情緒。中國大陸早期的搖滾青年,有些還是搖滾少年,在“西北風”搖滾吹得正勁的時候,當他們在9寸的黑白電視上看到一名外形鬼魅,邁著靈異舞步游走在黑幫故事里的長發男子,加上他尖厲、歇斯底里的嗓音,以及“?——嚓——?——嚓”強勁的節奏,和激光槍掃射爆炸的聲音,極大滿足了他們對“噪音”的需求,但熒幕上匪夷所思的主人公讓他們張大嘴巴忘了閉上。知道他是邁克爾•杰克遜之后,便從外文書店買了一盒磁帶《Bad》,一遍

一遍聽,回味這“開天辟地”的震撼,《Bad》是邁克爾在中國發行的第一張專輯。
其實早在1983年3月25日“摩城”25周年紀念晚會上,邁克爾已經讓美國觀眾經歷了一次7.8級地震,他挺直身體,幽靈般向后滑去,但腳步看起來卻像是在往前走,仿佛舞臺上突然出現了一個傳送帶,引發觀眾席上陣陣尖叫。當時,摩城只給了邁克爾一首歌的機會,他執意要唱《比莉•瓊》,這首歌是《顫栗者》專輯計劃推出的第二首單曲,但唱片公司并不看好它,甚至根本沒打算把這首歌放進專輯里,但邁克爾特別喜歡,“一聽見這首歌我就想跳舞”!這首歌的節奏是邁克爾自己在鼓機上鼓搗出來的,錄音時邁克爾的演唱部分一氣呵成,但混音師卻混了91次才算滿意。30年后重聽這首《比莉•瓊》,仍不覺得過時,這首歌的節奏并不快,鼓聲處理得非常干凈,貝斯和弦樂伴奏也很有特點,營造了一種神秘的緊張氣氛,而邁克爾尖厲、充滿憤怒的嗓音激起故事感,他那較勁的、帶著痛苦的表情也成為邁克爾最讓粉絲瘋狂的舞臺風格。

 
邁克爾•杰克遜[Michael Jackson]

你是神!
“摩城”晚會后的第二天,美國民眾紛紛涌進唱片店購買那張《顫栗者》,不到一年該專輯的銷量就突破了1000萬張,專輯中的9首歌有7首被做成單曲,并全部登上單曲榜的前10名,一整年未曾跌出美國告示牌排行榜10大,該專輯成為全美電臺第一次播放的黑人音樂。專輯中有四首歌是邁克爾•杰克遜親自所寫:《Wanna be starting something》《The girl is mine》《Beat it》和《Billy Jean》。與多數音樂人不同的是,邁克爾不在紙上寫歌,而是用錄音機錄下音調,正式錄音時再憑記憶唱出,而不是逐字逐句地唱。除了音樂,邁克爾•杰克遜還引領了音樂錄像的變革,配合《顫栗者》而拍的錄像不僅獨一無二,更是史無前例,影片長度超過14分鐘,由《鬼馬兄弟》導演約翰•連迪斯與擅長電影特殊化妝技術的力克•貝加聯手,并融入華麗得堪比百老匯劇的編舞,故事性十足,今天看來依然創意驚人。以致邁克爾•杰克遜該錄像的拍攝花絮紀錄片成為世界上銷量最大的家庭影帶。《顫栗者》里的歌曲配上邁克爾的旁述制成的《ET故事書》,一夜之間捧走格萊美8項大獎。直到邁克爾去世,《顫栗者》賣出了1.04億張拷貝,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所謂天才,在于非常年輕就創作出了可以傳世的作品——11歲,《I want you back》;21歲,《Off the wall》(《墻外》);24歲,《Thriller》(《顫栗者》);29歲,《Bad》(《真棒》),邁克爾擔得起天才中的天才這個稱呼。邁克爾自5歲開始登臺演出,第一次進入錄音室是在1967年,當時他9歲零3個月,到10歲時他已經成為主音歌手。11歲時打破唱片銷售紀錄,21歲時已經成為無可匹敵的萬世巨星,25歲被流行音樂市場奉若神明。
自“摩城”晚會于1983年5月16日在NBC電視臺播出后,觀眾將他視為一個渾身上下散發著性感的可愛男人,無論他做出何種貌似不雅的動作,都一點也不覺得猥瑣,他時常以手抓弄胯部的舞蹈動作,甚至成為他的性感標志。20世紀80年代,他的聲名已超過世界眾多頭號的政治和宗教人物,25歲那年,邁克爾被《紐約時報》概括為音樂界的神話,稱流行樂壇只有他和其他人。

你是怪物?

范冰冰那句“經得起多大的詆毀,就經得起多大的贊美”對于生性敏感、害羞的邁克爾并不適用,邁克爾•杰克遜變成易被抨擊的箭靶,他越是極力保護自己的私隱,那些傳言就越變得荒誕不經。千年之末,邁克爾成為嘲諷鄙視的眾矢之的,被報社和法庭纏身的他,每年要接受多達50宗層出不窮的起訴,隨著邁克爾名氣日盛,小報謠言越發猖獗。越來越多怪誕的頭條新聞聲音:他為了獲得“象人”約翰•梅里克(一個因遺傳病而相貌奇特的英國人)的神秘力量,曾斥巨資購買“象人”的骸骨,每天枕著它睡覺;他一直在注射雌激素來保持他唱歌時的高音;邁克爾•杰克遜為了保持容顏年輕,在氧氣罩里睡覺;關于邁克爾和他的寵物猩猩泡泡同床共枕的敘述令人遐想聯翩;當時邁克爾的姐姐拉托雅剛開始投身音樂界,謠傳邁克爾和拉托雅是同一個人……當有報導指出邁克爾•杰克遜漂白皮膚,因為他討厭自己的黑皮膚,想讓自己看起來更白,有人認為他不認祖宗,人們可以忍受一個怪僻的明星,卻無法忍受一個忘本的黑人。

正當人們認為邁克爾的怪癖達到頂峰時,2003年媒體又傳出一個驚人頭條:杰克遜被指控犯了孌童罪,這是美國人最不可饒恕的一種犯罪行為。兩個月后,經過一輪暴風雨般的控訴和否認,經過85名證人出庭和500多件證物提交后,控方撤銷了對邁克爾•杰克遜的指控,最終以庭外和解的方式了結,但早已漸漸變得躁動的美國媒體依然不依不饒,對流行音樂史上最大的丑聞之一興奮到無以復加的程度。雖然邁克爾向來不喜歡接受采訪,但面對如此嚴厲的指控,他也終于忍不住了,接受了美國著名電視主持人奧普拉的采訪,公開澄清了一些謠言。比如,他之所以顯得越來越白,只是因為他得了白癜風,導致出現大塊的白斑,不得不依靠化妝品來掩蓋身上的色斑。他之所以隆鼻,是因為他的鼻子受過傷,不得不進行整容手術。他和男孩子們的來往也是清白單純的,只是因為他喜歡孩子。
你是愛……

“我不叫怪物,我叫杰克遜。瘋癲怪物,這個叫法哪里來的?某英國小報!我也是有一顆心的,我也有感覺的,我會感覺到,你們那樣對我,很不友善,別這么做,我不是個瘋子。” 如今看來,對邁克爾的污蔑令人心酸與憤怒,要知道,邁克爾不但是世界上擁有最多歌迷,全世界舞蹈能力最強的歌手,同時,他還是全世界以個人名義捐助慈善事業最多的藝人,沒有之一。他曾以個人名義向慈善機構捐贈3億美金,成立了治愈世界基金會,還與“美國愛心”基金會共同向飽經戰火的薩拉熱窩兒童運去了47噸的食品、衣物和藥品……他還創作了一系列呼吁和平、環保的音樂,包括1985年和萊昂納爾•里奇共同譜寫的《We are the world》(《天下一家》),旨在聲援向非洲饑民捐款的大型慈善活動“美國援非”,最終為救援非洲饑民而義賣的唱片為非洲籌集了5000萬美金的捐款,解決了政治家喋喋不休卻解決不了的心頭之痛。為世界和平,創作了《Heal the world》(《治愈世界》),為呼吁人們保護生態環境,邁克爾創作了《Earth Song》(《地球之歌》)。邁克爾一生創作的很多歌曲都反映了社會真實的問題,除以上歌曲之外,還有《Man in the mirror》《The lost children》《We’ve had enough》《Someone in the dark》等都是呼吁人們內心向善的絕世之作!

在邁克爾的夢幻莊園里,設有一個私人游樂場以及一個小型動物園,里面有各種外國引進的動物,諸如大象、蛇、長頸鹿和獅子等,他常常邀請兒童,尤其是生病的兒童來這里游玩一天。邁克爾家中有彼得•潘的雕像,小飛俠彼得•潘在邁克爾心里占有特別重要的位置,小飛俠代表童年一切美好的事物,純真、快樂,并且永遠長不大,他懂魔法,又會在天上飛。邁克爾5歲時就脫離了孩童的生活,因演出奔波,父親拿著皮帶坐在他面前看他練歌練舞,打是不在話下的,父親還時常嘲笑他的大鼻子,童年游戲與童話故事是奢望。邁克爾曾坦言自己不想長大,因為從小孩身上能找到友誼和靈感,而大人讓他感到失望。

當年誣陷邁克爾孌童的少年受到良心譴責出來澄清事實,尸檢報告也確證邁克爾一生受白癜風的困擾,一系列沉冤得雪讓世人唏噓,令粉絲痛哭。一代美國麗人波姬•小絲是邁克爾的密友,她認為杰克遜就像名著“小王子”的化身,因花朵純粹的美而心動,永保忠誠而不變心,個性始終如一。一如在紀錄片《邁克爾•杰克遜:就是這樣》,在演出后臺,邁克爾•杰克遜聲音溫柔,眼神真摯,對待事情謙遜、認真、追求完美,對每一個人都客氣、尊重,當耳機里的聲音大得像拳頭打進他的耳朵里時,他會安靜地說:“請用愛去感受一下。”他從未戴面具示人,他傾盡全力投入到自己熱愛的事業里,他事業的成功是為了背后的人道主義價值觀,他愛這個世界,只是他不太會應對這個世界的不友善。

2016-02-16

寫給Michael Jackson 帶著傷痕的天使

http://www.soomal.com/doc/20100000672.htm

 源自:環球網     作者:彭晶

 于 2009.06.27 佩戴著榮耀的皇冠卻也同時肩負著無窮無盡的罵名,從來沒有一個人像他那樣同時迎接著全世界狂熱的追捧卻也同時面對著人群中最惡毒的謾罵。邁克爾-杰克遜跳著一個生命可能呈現的最壯觀的舞蹈走過我們面前,他的身后卻緊隨著指責、懷疑、中傷、嘲笑……在他風靡世界的春風得意中,可怕的陰影卻始終不曾離開他半步,美好和丑陋、仁慈和丑聞,矛盾中的他戴著悲傷的面具,仿佛擁有天使和魔鬼兩個面孔,他讓所有人看見生命之絢麗,也看見命運之殘酷。



2009年6月25日,那顆善于醞釀激情的心臟停止了跳動,如同宣告流行音樂一個時代的終結。如果把心臟當作生命的引擎,那么這臺引擎曾經催動了世界新搖滾音樂一場劃時代的風潮。從五歲的他懵懵懂懂地踏入樂壇的那一刻起,世界樂壇便開始醞釀一場輝煌的革命,沒有游戲的童年、粗暴的父親都不能磨滅他的熱情;“杰克遜五人組”遠遠容納不了他神跡一般的才華。當專輯《THIRLLER》以1.04億的正版銷量席卷全球的時候,這個皮膚黝黑的年輕男孩用他的驚世駭俗的歌聲與舞步將邁克爾•杰克遜的名字刻上了搖滾音樂之王的榮耀石。而這,才僅僅是一個開始。

見過他的人會知道,他為音樂而生,為音樂而狂。盡管身陷戀童丑聞、盡管被稱為變態歌星,盡管白化病讓他疲于應付,盡管一次又一次的面部整形手術讓他看起來像一個外星人,不計其數的人對他橫眉冷目、惡語相向,把他描繪成一個猥瑣的誘惑者;但總有更多的人為他歡呼,把他叫做“舞王”,將他視為神一般的存在。即使那些不停詆毀他的人,在心靈深處也無法否認他躍出舞臺那一瞬間所帶來的震撼,當俗世的種種言論迷惑了人們的耳朵,他的音樂和舞蹈則讓人看到一個頂級藝術家無可指摘的精湛。不管在那些娛樂記者的筆下,他是多么的齷齪骯臟,不管那些道貌岸然的君子們如何批判他,不管某些人有多么不愿意承認他的價值,不可否認的是,無數的電視節目用他的音樂做背景,世界各地的歌手一再翻唱他的經典曲目,從發達國家到第三世界,年輕人都在跳著他所創造的太空步,正如一個網友所言:“你可以在左手戴一只白色手套,用右手在身前劃過打兩下響指;你可以戴上舞者必備的那頂黑色禮帽,再在做上臂上配戴一個衣箍;你可以穿起那件經典的紅色夾克,卷起褲腳露出你的白襪,用太空步走在夜晚的街道上;你也可以簡單的踢下腿,然后發出一聲尖叫,你可以模仿得很像,但人們還是知道,你是在模仿他。”

在種族歧視依然普遍存在的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這個黑人男孩征服了世界,但如果僅僅靠著非凡的音樂,那他還不夠格被稱為天使。邁克爾•杰克遜是哀傷的。他歌唱著,舞蹈著,他用《黑與白》去追問到底是什么使得膚色成為一種標簽,他用《拯救世界》去喚醒那些背棄了大自然的孤寂的靈魂,他在《歷史》中向人們發出哭泣一般的呼喚,教人們珍惜大地。他高亢的嗓音猶如天籟,一點點安撫著無數動蕩的心。以他命名的30多個慈善基金會、吉尼斯紀錄上累計捐款最多的藝人、兩次提名諾貝爾和平獎……這些竟然都還不能讓所有人理解他的天真和善良。在他的全球巡回演唱會上,他唱著《There is a Place》,曲終之時,泣不成聲,舞臺上一只潔白的大鳥緩緩降落,輕輕地用翅膀包裹住他孤獨的身軀和微微聳動的肩膀。他用歌聲安慰了世界,但當他遭遇白化病、整容失敗、性丑聞官司、離婚、皮膚癌等種種傷痛的時候,誰會如同那只白鳥的翅膀,緊緊擁抱他,給他安靜的守護?


時常會忍不住想,為什么上帝賜予了他最燦爛的人生,卻也給了他最慘痛的經歷?如果他不是一個黑人,如果他沒有得白化病,便不會有人借種族主義指責他;如果他有一個快樂的正常的童年,如果他不是對可愛的孩子懷著一種莫名的喜愛,便不會有人借此對他敲詐勒索,百般羞辱。我們會想到許許多多的如果,但是,如果那些假設都實現了,那么我們將不會見到戴著口罩略顯狼狽的邁克爾•杰克遜,但也不會看到讓世界為止狂熱的搖滾之王。所有的榮耀,都藏著刻骨銘心的痛!慶幸的是,就在被妖魔化了的邁克爾•杰克遜遭遇廣泛詆毀的同時,也依然被許多人愛著,無論他的鼻子是否會真的掉下來,無論他是不是困窘到需要賣掉私人物品以度日。

舞臺上的他像是上帝的寵兒,現實生活中的他卻如同中了魔鬼的詛咒。當他靜靜躺著,不知他善舞的靈魂將以何種姿態飛向天國?而在人群中,將沒有人再有權利對他進行道德的審判,沒有人再有必要借他不夠完美的形象極盡刻薄反復糾纏。如果說邁克爾•杰克遜曾用他的慷慨捐助來回報世人對他的冷嘲熱諷,為什么我們不能對他的缺陷報以原諒和寬容?即使他不是所有人心目中完美的搖滾歌王,但他卻是唯一的邁克爾•杰克遜——一個總是帶著傷痕的怪異的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