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2016-09-13

邁克爾•杰克遜,他愛這個世界


作者:周媚霞

1987年,正值80年代初港臺傳來的“靡靡之音”釋放了內地人們的溫柔情感,也帶動了內地青年粗獷和反叛的情緒。中國大陸早期的搖滾青年,有些還是搖滾 少年,在“西北風”搖滾吹得正勁的時候,當他們在9寸的黑白電視上看到一名外形鬼魅,邁著靈異舞步游走在黑幫故事裡的長發男子,加上他尖厲、歇斯底里的嗓 音,以及“?——嚓——?——嚓”強勁的節奏,和鐳射槍掃射爆炸的聲音,極大滿足了他們對“噪音”的需求,但熒幕上匪夷所思的主人公讓他們張大嘴巴忘了閉 上。知道他是邁克爾•傑克遜之後,便從外文書店買了一盒磁帶《Bad》,一遍一遍聽,回味這“開天辟地”的震撼,《Bad》是邁克爾在中國發行的第一張專輯。

其實早在1983年3月25日“摩城”25周年紀念晚會上,邁克爾已經讓美國觀眾經歷了一次7.8級地震,他挺直身體,幽靈般向後滑去,但腳步看起來卻像 是在往前走,仿佛舞臺上突然出現了一個傳送帶,引發觀眾席上陣陣尖叫。當時,摩城只給了邁克爾一首歌的機會,他執意要唱《比莉•瓊》,這首歌是《顫栗者》 專輯計劃推出的第二首單曲,但唱片公司並不看好它,甚至根本沒打算把這首歌放進專輯裡,但邁克爾特別喜歡,“一聽見這首歌我就想跳舞”!這首歌的節奏是邁 克爾自己在鼓機上鼓搗出來的,錄音時邁克爾的演唱部分一氣呵成,但混音師卻混了91次才算滿意。30年後重聽這首《比莉•瓊》,仍不覺得過時,這首歌的節 奏並不快,鼓聲處理得非常幹凈,貝斯和絃樂伴奏也很有特點,營造了一種神秘的緊張氣氛,而邁克爾尖厲、充滿憤怒的嗓音激起故事感,他那較勁的、帶著痛苦的 表情也成為邁克爾最讓粉絲瘋狂的舞臺風格。


 
你是神! 

“摩城”晚會後的第二天,美國民眾紛紛湧進唱片店購買那張《顫栗者》,不到一年該專輯的銷量就突破了1000萬張,專輯中的9首歌有7首被做成單曲,並全 部登上單曲榜的前10名,一整年未曾跌出美國告示牌排行榜10大,該專輯成為全美電臺第一次播放的黑人音樂。專輯中有四首歌是邁克爾•傑克遜親自所寫: 《Wanna be starting something》《The girl is mine》《Beat it》和《Billy Jean》。與多數音樂人不同的是,邁克爾不在紙上寫歌,而是用錄音機錄下音調,正式錄音時再憑記憶唱出,而不是逐字逐句地唱。除了音樂,邁克爾•傑克遜 還引領了音樂錄像的變革,配合《顫栗者》而拍的錄像不僅獨一無二,更是史無前例,影片長度超過14分鐘,由《鬼馬兄弟》導演約翰•連迪斯與擅長電影特殊化 妝技術的力克•貝加聯手,並融入華麗得堪比百老匯劇的編舞,故事性十足,今天看來依然創意驚人。以致邁克爾•傑克遜該錄像的拍攝花絮紀錄片成為世界上銷量 最大的家庭影帶。《顫栗者》裡的歌曲配上邁克爾的旁述製成的《ET故事書》,一夜之間捧走格萊美8項大獎。直到邁克爾去世,《顫栗者》賣出了1.04億張 拷貝,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所謂天才,在於非常年輕就創作出了可以傳世的作品——11歲,《I want you back》;21歲,《Off the wall》(《墻外》);24歲,《Thriller》(《顫栗者》);29歲,《Bad》(《真棒》),邁克爾擔得起天才中的天才這個稱呼。邁克爾自5 歲開始登臺演出,第一次進入錄音室是在1967年,當時他9歲零3個月,到10歲時他已經成為主音歌手。11歲時打破唱片銷售紀錄,21歲時已經成為無可 匹敵的萬世巨星,25歲被流行音樂市場奉若神明。

自“摩城”晚會於1983年5月16日在NBC電視臺播出後,觀眾將他視為一個渾身上下散發著性感的可愛男人,無論他做出何種貌似不雅的動作,都一點也不 覺得猥瑣,他時常以手抓弄胯部的舞蹈動作,甚至成為他的性感標志。20世紀80年代,他的聲名已超過世界眾多頭號的政治和宗教人物,25歲那年,邁克爾被 《紐約時報》概括為音樂界的神話,稱流行樂壇只有他和其他人。

你是怪物? 

范冰冰那句“經得起多大的詆毀,就經得起多大的贊美”對於生性敏感、害羞的邁克爾並不適用,邁克爾•傑克遜變成易被抨擊的箭靶,他越是極力保護自己的私 隱,那些傳言就越變得荒誕不經。千年之末,邁克爾成為嘲諷鄙視的眾矢之的,被報社和法庭纏身的他,每年要接受多達50宗層出不窮的起訴,隨著邁克爾名氣日 盛,小報謠言越發猖獗。越來越多怪誕的頭條新聞聲音:他為了獲得“象人”約翰•梅裡克(一個因遺傳病而相貌奇特的英國人)的神秘力量,曾斥巨資購買“象 人”的骸骨,每天枕著它睡覺;他一直在注射雌激素來保持他唱歌時的高音;邁克爾•傑克遜為了保持容顏年輕,在氧氣罩裡睡覺;關於邁克爾和他的寵物猩猩泡泡 同床共枕的敘述令人遐想聯翩;當時邁克爾的姐姐拉托雅剛開始投身音樂界,謠傳邁克爾和拉托雅是同一個人……當有報導指出邁克爾•傑克遜漂白皮膚,因為他討 厭自己的黑皮膚,想讓自己看起來更白,有人認為他不認祖宗,人們可以忍受一個怪僻的明星,卻無法忍受一個忘本的黑人。

正當人們認為邁克爾的怪癖達到頂峰時,2003年媒體又傳出一個驚人頭條:傑克遜被指控犯了孌童罪,這是美國人最不可饒恕的一種犯罪行為。兩個月後,經過 一輪暴風雨般的控訴和否認,經過85名證人出庭和500多件證物提交後,控方撤銷了對邁克爾•傑克遜的指控,最終以庭外和解的方式了結,但早已漸漸變得躁 動的美國媒體依然不依不饒,對流行音樂史上最大的醜聞之一興奮到無以復加的程度。雖然邁克爾向來不喜歡接受采訪,但面對如此嚴厲的指控,他也終於忍不住 了,接受了美國著名電視主持人奧普拉的采訪,公開澄清了一些謠言。比如,他之所以顯得越來越白,只是因為他得了白癜風,導致出現大塊的白斑,不得不依靠化 妝品來掩蓋身上的色斑。他之所以隆鼻,是因為他的鼻子受過傷,不得不進行整容手術。他和男孩子們的來往也是清白單純的,只是因為他喜歡孩子。

你是愛…… 

“我不叫怪物,我叫傑克遜。瘋癲怪物,這個叫法哪裡來的?某英國小報!我也是有一顆心的,我也有感覺的,我會感覺到,你們那樣對我,很不友善,別這麼做, 我不是個瘋子。” 如今看來,對邁克爾的污蔑令人心酸與憤怒,要知道,邁克爾不但是世界上擁有最多歌迷,全世界舞蹈能力最強的歌手,同時,他還是全世界以個人名義捐助慈善事 業最多的藝人,沒有之一。他曾以個人名義向慈善機構捐贈3億美金,成立了治癒世界基金會,還與“美國愛心”基金會共同向飽經戰火的薩拉熱窩兒童運去了47 噸的食品、衣物和藥品……他還創作了一系列呼籲和平、環保的音樂,包括1985年和萊昂納爾•裡奇共同譜寫的《We are the world》(《天下一家》),旨在聲援向非洲饑民捐款的大型慈善活動“美國援非”,最終為救援非洲饑民而義賣的唱片為非洲籌集了5000萬美金的捐款, 解決了政治家喋喋不休卻解決不了的心頭之痛。為世界和平,創作了《Heal the world》(《治癒世界》),為呼籲人們保護生態環境,邁克爾創作了《Earth Song》(《地球之歌》)。邁克爾一生創作的很多歌曲都反映了社會真實的問題,除以上歌曲之外,還有《Man in the mirror》《The lost children》《We’ve had enough》《Someone in the dark》等都是呼籲人們內心向善的絕世之作!

在邁克爾的夢幻莊園裡,設有一個私人遊樂場以及一個小型動物園,裡面有各種外國引進的動物,諸如大象、蛇、長頸鹿和獅子等,他常常邀請兒童,尤其是生病的 兒童來這裡遊玩一天。邁克爾家中有彼得•潘的雕像,小飛俠彼得•潘在邁克爾心裡佔有特別重要的位置,小飛俠代表童年一切美好的事物,純真、快樂,並且永遠 長不大,他懂魔法,又會在天上飛。邁克爾5歲時就脫離了孩童的生活,因演出奔波,父親拿著皮帶坐在他面前看他練歌練舞,打是不在話下的,父親還時常嘲笑他 的大鼻子,童年游戲與童話故事是奢望。邁克爾曾坦言自己不想長大,因為從小孩身上能找到友誼和靈感,而大人讓他感到失望。
當年誣陷邁克爾孌童的少年受到良心譴責出來澄清事實,屍檢報告也確證邁克爾一生受白癜風的困擾,一系列沉冤得雪讓世人唏噓,令粉絲痛哭。一代美國麗人波 姬•小絲是邁克爾的密友,她認為傑克遜就像名著“小王子”的化身,因花朵純粹的美而心動,永保忠誠而不變心,個性始終如一。一如在紀錄片《邁克爾•傑克 遜:就是這樣》,在演出後臺,邁克爾•傑克遜聲音溫柔,眼神真摯,對待事情謙遜、認真、追求完美,對每一個人都客氣、尊重,當耳機裡的聲音大得像拳頭打進 他的耳朵裡時,他會安靜地說:“請用愛去感受一下。”他從未戴面具示人,他傾盡全力投入到自己熱愛的事業裡,他事業的成功是為了背後的人道主義價值觀,他 愛這個世界,只是他不太會應對這個世界的不友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