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09
為什麼美國媒體對《逃離夢幻島》的崩盤保持沉默?
來源: 邁克爾傑克遜中國網
作者: 邁克爾傑克遜中國網
2019-04-09
文/約翰澤格勒
(翻譯:Echo / 邁克爾傑克遜中國網特別工作團隊)
一個月前,HBO播出了一部名為《逃離夢幻島》的爆炸性紀錄片,兩名原告在其中講述了流行偶像邁克爾傑克遜性侵兒童的可怕故事。這部電影首映後得到了主流媒體的熱捧。我就此事寫過三篇文章,其中一篇包括了這部電影所忽視的重要角色的採訪,並質疑這部電影是否應該被看作屬實,甚至是部分屬實。
從那以後,人們發現這部影片有許多實質性的問題,敘述也存在重大漏洞。但奇怪的是,英國小報都在爭先恐後地報導這部電影的崩盤,而美國新聞媒體卻完全封鎖了這些進展。
引起最多關注的爆料(至少有三家英國主要小報媒體報導)是有關原告詹姆斯•薩菲丘克的。原本大家以為他是兩名所謂的受害者中更可信的那個。薩菲丘克的槽點在於,他稱在性侵開始後不久,自己曾在傑克遜夢幻莊園火車站的二樓被性侵,他還詳細講述了這一過程。
不管是在電影裡還是在法庭證詞中,薩菲丘克都說傑克遜對他的性侵結束於1992年,當時他14歲。影片中有一個重要情節,傑克遜在這些男孩14歲時就對他們沒有“性”致了。假定,這是因為他們進入了青春期(不過目前的美國白人男孩平均于10歲左右進入青春期)。
然而,薩菲丘克的指控存在一個巨大的問題。火車站始建於1993年底,1994年中才竣工。接著,傑克遜與麗莎•瑪麗•普萊斯利結婚,之後的幾年裡,他都甚少出現在夢幻莊園。
證詞以及影片中最重要的鋪墊都表明,在火車上被性侵的故事是薩菲丘克自己編的。對於所有指控得天花亂墜卻拿不出實錘的人來說,這都是個問題。雖然他們在被性侵21年後才終於站出來起訴,但由於性侵指控的發揮餘地極大,又搭上了#我也是#運動的順風車,這次指控幾乎不會出現崩盤的狀況。
但電影導演丹•裡德卻莫名其妙地在這個節骨眼上火上澆油,這導致局勢迅速逆轉。實際上,在兩名原告起訴傑克遜遺產委員會的過程中,裡德一直如魚得水地擔任著這場大官司的公關總監。裡德沒有直接說薩菲丘克錯了(這只會讓人覺得更加詭異),而是認定薩菲丘克確實是在火車站裡被性侵的,只不過他的明星受害人把年份搞錯了。
這個解釋不僅不管用,還導致了裡德電影中的大量情節都站不住腳了。就算我們承認薩菲丘克只是誤以為“火車站”事件發生在性侵剛開始時(即1988年),但等到火車站建成時,薩菲丘克已經是一個成熟的16歲青年了。
按電影導演的意思,薩菲丘克不僅在法庭上宣誓後撒謊,還在電影中撒謊。如果說性侵發生在他16歲時,那時他顯然已經過了青春期,甚至長得比傑克遜還要壯,如此一來,這個討論“如何以及為什麼傑克遜只鍾情于小男孩”的故事也就不復存在了。這段插曲讓人們開始懷疑《逃離夢幻島》背後所做的調查和證詞的可信度,但這只是冰山一角罷了。
以下只是一些最新爆料,在一個理性的世界裡,美國新聞媒體本應該徹底重新審視這部電影的主要指控內容:
• 另一名原告韋德•羅伯遜在影片中堅稱,他第一次被傑克遜性侵發生在他的家人去大峽谷旅行期間,當時只有他們兩人在一起。然而,他的母親,喬伊•羅伯遜(這起事件的關鍵人物)兩次宣誓作證(其中一次是在韋德宣佈他被性侵後)表示韋德實際上與家人一起去旅行了(還值得注意的是,喬伊曾在2011年接受過電臺採訪,訪談內容從其他方面進一步質疑了韋德的時間軸,但這個視頻最近從YouTube上刪除了)。
• 據透露,早在2013年,喬伊就已經加入了邁克爾•傑克遜的臉書粉絲群,即便當時她的兒子已經在《今日秀》上宣佈自己被性侵。在那(韋德宣佈被性侵)很久之後,她居然還“贊”了幾條支持傑克遜的帖子。不過有人在推特上發佈這一發現後,不出幾小時,那些“贊”就突然消失了。
• 影片竭力解釋了為什麼羅伯遜會是傑克遜2005年刑事案庭審的首席證人。片方試圖把一場在夢幻莊園舉行的氣氛凝重的晚宴當成故事的轉捩點,稱就是這場晚宴讓他決定哪怕是撒謊也要站在傑克遜一方(這一點也很奇怪,因為他還稱當時他還不知道自己已經被性侵)。然而,出席了那場晚宴的人說,他們敢肯定晚宴發生在羅伯遜作證之後,而不是之前。
• 羅伯遜在證詞中表示,他在2012年5月接受心理治療時才意識到自己受到過性侵。然而2012年7月,在YouTube上發佈的一段採訪中,羅伯遜仍然對傑克遜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 斯蒂芬妮•薩菲丘克(詹姆斯的母親)曾與傑克遜非常親近,影片中詳細描述了她是如何慶祝傑克遜去世的(她說當時住在洛杉磯的她才剛起床,可傑克遜是在洛杉磯時間下午去世的),她很開心他終於不會再性侵兒童了。然而詹姆斯曾多次表示,他在《今日秀》上看到了羅伯遜之後(傑克遜死後四年),才意識到自己被性侵過,但從沒把這件事告訴過任何人。就憑他母親這麼拙劣的演技,除非她穿越了,否則就是在編瞎話。
• 為了努力推銷這種說辭,即傑克遜邪惡的宣傳機器可以並將會摧毀所有自稱為這位流行巨星受害者,裡德公然將傑克遜前律師馬克•傑拉格斯的一段視頻斷章取義。屋漏偏逢連夜雨,裡德在回應傑拉格斯對剪輯手段的憤怒時,暴露了他其實沒有對電影中的事件做過任何細緻的研究。
那麼,為什麼這些都沒有得到任何美國媒體的青睞,卻由英國率先報導?至少有三種解釋。
第一,美國民眾對新聞的關注期更短,尤其在唐納德•特朗普當總統時期,《逃離夢幻島》早就成“舊聞”了。其次,戰略性借助奧普拉•溫弗裡將指控者神聖化合法化,這在美國媒體圈很有份量。第三,#我也是#運動的風行徹底改變了人們評估性侵案件的方式,這個影響在這起事件中尤為顯著。
當然,這些都不能成為美國媒體對這起事件避而不談的理由。但媒體的不作為並不意味著《逃離夢幻島》是基於真相的。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